5月10日,洛报融媒记者从洛阳市文物局获悉,洛阳正加快博物馆数字化升级,借助科技力量推动“东方博物馆之都”建设高质量发展。目前,多家博物馆已通过打造数字馆、虚拟展厅等形式,把博物馆搬上“云端”,赋予历史文化新的打开方式。
洛阳博物馆石刻馆线上展厅/虚拟展厅---点击图片即可浏览
在洛阳博物馆的官方微信公众号,点击公众号页面的“数字洛博”,就能进入该博物馆上线不久的数字虚拟展厅,足不出户“实景”体验博物馆内常设展览《河洛文明展》《石刻馆》和已经撤展的《草长鹰飞——北方草原汉墓壁画珍品展》《史话·石说——南阳市汉画馆藏汉画像石拓片精品展》等。
除了洛阳博物馆,在洛阳民俗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上,都可以看到数字化呈现的虚拟展厅。
2021年1月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数字馆正式开馆至今,每天固定的4场开放场次几乎场场爆满。在先进数字技术的支持下,观众通过沉浸式三维影像空间、多维特效体验剧场等,“走进”大约3800年前的历史场景,全面感受被数字化复原的二里头文化面貌。
数字厅将通过对丝绸之路关键性关隘节点及部分场景的数字化还原展示,为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让大家在展览现场通过虚拟手段体验到从丝路东方起点洛阳出发穿越到达终点罗马的特殊旅程,领略丝绸之路漫长、艰辛和中西文化交融的魅力。
【节选来源:洛阳市文物局】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党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参观红色基地,重温红色记忆,是这次参观红色教育展厅的目的。枝江市红色教育展厅于2018年开始筹建,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日前已建成完工。近期,湖北省枝江市兴建的公益项目——红色教育展厅投入使用。根据规划,枝江要将红色教育展厅打造成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共党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党员党性教育基地、干部教育培训基地。
2019随着我国5G牌照的发放,5G时代已经正式开启!伴随着具有颠覆性的5G技术的落地,万物互联,极低时延,将为个人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大改变。9月10日,全球首个综合性5G应用展示及联创平台——“5G全球创新港”在上海北外滩滨江正式开港。5G创新港几乎集成了市面上所有5G商用的应用落地,并通过游戏、沙盘、视频等方式展现具体案例。
2020年10月26日,在珠海博物馆、珠海规划馆举行了庆祝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展览新馆启用活动。
11月6日,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西戌镇沙河村的太行红色新闻文化陈列馆开馆迎客。作为全国最大的新闻广播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西戌镇是整个太行根据地新闻文化历史的缩影,是一笔丰厚的红色新闻文化宝藏。《太行红色新闻文化陈列馆》将采用现代化手段,还原当时战斗工作场景,全面再现太行红色新闻文化史,反映我党在太行艰苦卓绝的红色新闻战斗历程。
吴桥是举世闻名的杂技之乡,亦是世界杂技孕育的摇篮。在沧州博物馆里设有这样一个展示杂技文化的展览——《百戏之源——沧州杂技文化展》,一定会让您大饱眼福。
警示教育主题展厅的建设和运用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正风反腐成果对全市党员干部开展警示教育的重要举措,通过展厅内各个主题的展示,精心打造了具有特色的警示教育展厅,使警示教育实现了阵地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提升社会化科普工作能力,中国科协启动了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工作。
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特别是,Citywalk(城市漫步)等新兴旅游方式的出现,让更多人开始习惯以自助探索方式发现与体验相对冷门的文化点位,为中小博物馆带来了更多的曝光机会与潜在观众。
展馆圈人气最高的创意美学展厅21例,是一些具有创新和独特美学理念的展厅。这些展厅不仅在视觉上引人入胜,同时也注重参观者的体验和互动。通过巧妙的装置、互动技术和空间设计,为参观者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视觉盛宴和沉浸式体验。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创意美学的魅力,也为展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