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9月1日正式开馆以来,中华慈善博物馆一直以恪守“祈通古今、以宏慈善”为使命,为打造成中华慈善文化的展示窗口、教育课堂、交流平台和研究基地而努力。经过150天的改造升级,中华慈善博物馆总面积700平方米的两个临时展厅基础装修工程昨天竣工。
中华慈善博物馆
中华慈善博物馆(简称慈博馆)馆内分慈善思想、慈善历程、慈善组织等六个展区。此次升级改造的两个临时展厅位于慈博馆二楼,总投资近120万元。征集陈列部主任程伟介绍,改造方案对两个临展厅的功能定位进行了明确,分为器物厅和书画厅。
据了解,自本月15日起,“江海·新象”当代中青年艺术家作品学术邀请展将正式与市民见面。此后,慈博馆将陆续推出第27届中国公益广告“黄河奖”暨2020年度江苏省优秀公益广告作品展、2021年南通书画名家作品迎春邀请展等一系列临时展览。此外,依托今年征集的抗击疫情见证物和馆藏文物,还将推出相关原创展览。
6月27日,里耶秦简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展示厅揭牌仪式在龙山县里耶古城(秦简)博物馆举行。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生活垃圾处理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而“云展厅”作为一种新型的科技展示平台,正逐步改变我们对生活垃圾处理的认知。2024年是青岛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公众开放活动十周年。为让更多市民随时随地了解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市城市管理局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趋势,将小涧西生活垃圾焚烧、厨余、填埋等处理设施也“搬到”了线上,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生活垃圾处置“云展厅”参观浏览。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济南市税务局在模范机关建设中突出“讲政治”要求,通过推动红色教育数字化,借助数字化形式将全国各地优质红色教育资源进行“集中移植”,丰富AI、VR等信息技术应用,打造了“新时代智慧党建云平台”并成功上线,通过“互联网+红色教育”模式,有效倡导“税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理念,以“数字引擎”激活模范机关建设新方式,推进全员政治教育新实践。
12月13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在“中国古代佛造像”专题展中参观的观众。国家博物馆的佛造像藏品于今年12月10日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对公众展出。焕然一新的展陈设计让观众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佛造像的全貌。
数字化体验展厅不仅可以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展示方式,还能够让观众获得更加深刻、真实的观展体验。9月18日,在祁阳市浯溪碑林风景名胜区碑林数字化体验展厅里,游客通过点按触摸等方式,不仅可以了解碑文的位置以及释义,还可以扫描二维码将碑文的内容保存至相册,传播分享或设为壁纸。
12月20日,梅州市梅县区在扶大高管会所里村曾宪梓故居举行“梅县区侨情侨史教育基地”揭牌暨《梅县侨港澳台名人名居》首发仪式。
纪念馆是为纪念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或重大历史事件而建立的纪念场所。它在声、光、电、画、物等诸多方面表达了事件的精神。宁陵县第一个党支部旧址——柳河破击战纪念馆,丰富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以及柳村镇的历史,有利于学习红色精神并传承红色基因。
吴桥是举世闻名的杂技之乡,亦是世界杂技孕育的摇篮。在沧州博物馆里设有这样一个展示杂技文化的展览——《百戏之源——沧州杂技文化展》,一定会让您大饱眼福。
虚拟展厅的出现带来了创新型的学习方式,不仅仅是通过网络可以随时随地浏览,也可以教学使用,近日,8月24日,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街道锦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同行者社工开展了“长沙记忆——走进马王堆”传统文化宣传活动,邀请了省博物馆讲解员讲解马王堆汉墓的文化知识,通过云展厅,创新的向辖区内30多名青少年传播马王堆汉墓的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