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梅县区侨情侨史教育基地揭牌
12月20日,梅州市梅县区在扶大高管会所里村曾宪梓故居举行“梅县区侨情侨史教育基地”揭牌暨《梅县侨港澳台名人名居》首发仪式。
活动现场举行了松口镇张榕轩纪念馆、雁洋镇丘元荣故居、丙村镇李湘生纪念馆、程江镇李树化故居及南口镇潘祥初故居等5个梅县区侨情侨史教育基地授牌仪式,扶大高管会曾宪梓故居侨情侨史教育基地揭牌仪式。随后,举行了《梅县侨港澳台名人名居》首发赠书仪式。
据悉,为充分发挥侨乡优势,展示侨乡文化魅力,擦亮“华侨之乡”名片,今年以来,梅县区对全区侨港澳台名人名居进行调查摸底、论证核实,挑选出六个名人名居作为首批侨情侨史教育基地,在保护的基础上活化利用名人名居,进一步推动侨乡更好发展。
与此同时,梅县区还对辖区内两百多座侨港澳台名人名居进行摄影创作和资料收集,编印成《梅县侨港澳台名人名居》一书。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
文化展厅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商业和文化场所,建筑精神的出现可以促进游客体验历史的文化魅力,感受历史的进步和展望未来,给游客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近日,从化区城郊街东风村旧村改造复建区建设正式启动。这也是从化正式启动旧改的第一条村,旧改面积相当于约13个猎德村。
智慧博物馆是近年来在数字博物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概念,湖北省博物馆音乐主题VR体验、5g智能博物馆app、360度在线文物导览、曾侯义编钟VR直播等特色导航服务受到广泛关注。”“5g智慧博物馆”包括三维文物展示、AR导览、5g全景游览等,比4G网络时代的体验更加便捷快捷。
5月14日,位于锡山东亭街道的青海消费帮扶无锡生活体验馆正式开门迎客,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采购与销售,成为青海特色农产品展销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深化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的一张靓丽新名片。
为持续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奋力开启“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进一步强化示范带动效应,在古劳镇委、镇政府的指导下,大埠村乡村振兴小型展厅作为该镇首个村级展厅于近期建成并开放。展厅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用图文、影音方式,通过“大埠由来”“大埠现状”“大埠未来”等主题区域,介绍了大埠村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乡村振兴成果。
12月13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在“中国古代佛造像”专题展中参观的观众。国家博物馆的佛造像藏品于今年12月10日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对公众展出。焕然一新的展陈设计让观众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佛造像的全貌。
家风家训,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家风家训馆作为传承家风家训的载体,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3月20日,十三陵镇万娘坟村“家风家训馆”正式开馆,这也是昌平区首家村级“家风家训馆”。
村史馆的建设既可以融入村庄的乡情记忆,见证村庄的发展历程,也可以成为留住乡愁、凝聚人心、传承文明的重要窗口,这里传承了几代人的记忆,能够唤起每个人心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六郎庄村史馆自2018年5月成立“六郎庄村史馆筹建组委员会”,2019年10月23日正式开工建设,历经了多次实地考察学习、场馆选址、项目上报、资金筹措等环节,在海淀区民防局、海淀镇及万柳集团的支持推动下,6月28日,六郎庄村隆重举行了村史馆开馆仪式。
手机时代,各种信息触手可及,但是大部分的安防教育场馆仍然运用平面化手段布展,那么其吸引力和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10月22日,信阳市淮滨县隆重举办人防教育馆开馆仪式,淮滨县人防馆充分运用声、光、电、多媒体等手段,着力打造互动项目,让参观者在亲身体验中加深对人民防空知识和国防常识的了解。
“云展厅”的“云”指的是项目展示的主要方式是用线上呈现。“展厅”即说明项目对用户的定位和具体呈现方式。近日,揭西税务云展厅上线,以三维立体动画的形式展现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举措等,方便纳税人及时了解新涉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