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昌平区首家村级“家风家训馆”正式开馆
家风家训,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家风家训馆作为传承家风家训的载体,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3月20日,十三陵镇万娘坟村“家风家训馆”正式开馆,这也是昌平区首家村级“家风家训馆”。
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2022年十三陵镇在全镇40个村(居)开展了村级红色家谱编撰活动,大力挖掘镇域内红色家风故事与先进典型事迹。2023年,十三陵镇策划推出了“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主题活动,分享家风家训、讲述红色故事,让文明家风更加深入人心。在同年年底,十三陵镇还以万娘坟村为试点,通过入户走访、实地调研、广泛收集、重点记录等方式,推动首家村级“家风家训馆”建成落地,让优良家风扎根基层,引领文明乡村新风尚。
走进馆中,暖黄的色调营造出温馨的氛围。馆内展览围绕《家之规》《家之志》《家之暖》《家之梦》等四个篇章徐徐展开。室内墙壁上展陈着村内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家规选登以及邻里乡亲互助互爱的暖心事,其中既有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奋勇争先的模范典型,也有扎根基层的优秀代表、和睦友邻的榜样人物,充分展现出村内亲仁善邻、自强不息、爱国爱家的良好风尚。馆内还展出了万娘坟村编撰的家谱,充分展示了村中优良的家规、家训,并为村内评选出的文明家庭制作了照片,让参观人群能够一睹文明家庭的风采。
接下来,十三陵镇将持续推动村级“家风家训馆”建设,通过聆听家风故事、学习先进事迹、推广文明家庭等方式,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做家庭美德和家庭文明的践行者,积极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建设好家庭,共同绘就家风晴朗、民风淳朴的美丽画卷。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
以下整理自全国优质博物馆设计方案,提炼核心设计灵感与行业趋势。
近日,吉州区古南镇街道跃进路工业记忆展览馆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这也是吉州区首家工业记忆展览馆。市民可在展馆寻找吉安工业记忆,感受庐陵工业情怀。
今天上午,在杨浦区“人民城市新实践,崇军筑梦续华章”纪念上海解放75周年主题活动中,以“尊崇军人职业,尊重退役军人”为主题的教育展示馆——杨浦崇军展示馆正式开馆。馆内采用老照片、老物件、场景还原等展览形式,全面展现了已连续9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的杨浦区开展退役军人工作的历程和成果,是一个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全民国防教育、双拥宣传教育、退役军人荣誉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展示馆,开馆后预计将成为杨浦区新的爱国主义教育“网红”打卡点。
为何只有人类发展出了如此高的智能?我们离掌握人脑的工作原理还有多远?我们如何逼近人类大脑与人工智能的极限?....近日,位于上海浦东世纪公园边的上海图书馆东馆竣工开放,由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CCI)联合上图东馆共同打造的主题科普展厅“追问大脑”也同时开幕,俨然已经成为上海新的网红打卡地。
文化展厅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商业和文化场所,建筑精神的出现可以促进游客体验历史的文化魅力,感受历史的进步和展望未来,给游客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近日,从化区城郊街东风村旧村改造复建区建设正式启动。这也是从化正式启动旧改的第一条村,旧改面积相当于约13个猎德村。
香港首个民间爱国主义教育展厅1日在香港新田正式开幕,旨在提供一个了解和学习爱国历史的平台,以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展示香港的爱国实践,提升社会凝聚力和香港同胞对祖国的认同感。
云展厅是疫情期间比较热门的词,毕竟很多博物馆、陈列馆等都不能去参观浏览,今年的广交会都是线上举办,那么云展厅就是企业线下的实体展厅,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和技术搬到网上一种形式,5月25日,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青岛饽饽榼子博物馆云展厅正式上线,因疫情关闭的博物馆通过云端展览的新面貌向公众开放,采用这种方式,让更多想参观青岛饽饽榼子博物馆有了更多方式。
6月29日,陈嘉庚纪念馆发布临时展厅将于7月1日起恢复开放的公告,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在临沂市兰山区银雀山那苍翠的西南麓,静默地躺着一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银雀山汉墓。这不仅是一片沉睡了两千多年的古墓地,更是一处闪耀着中华古代智慧光芒的宝地。1972年4月,随着两座古墓的发掘,一段尘封的历史被缓缓揭开,银雀山一号、二号墓,如同两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兵学研究的漫漫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