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内容之:照明数量和质量指标
新版国标《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通过国家标准委验收,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颁布实施。新版标准涵盖了博物馆照明产品技术要求、博物馆照明设计工作流程、照明设计规范内容、灯具布置及展柜照明要求、节能及智能控制等几方面,它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涵盖面最全的标准,对博物馆照明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就简单介绍下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内容之:照明数量和质量指标。
新版标准中有关照明数量和质量的内容较多,其中保留了旧规范中的部分内容,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照度均匀度
一般照明与重点照明之比:除科学与技术类博物馆外,基本陈列厅的一般照明应按展品照度值的20%-30%选取。
陈列展览区地面照度均匀度:该区域的均匀度不应小于0.4。
平面展品:平面展品照度均匀度不应小于0.6。
相比旧版规范,新版对于均匀度要求有适当的降低。
2、频闪限制
光源或灯具的闪变指数Pst LM 不应大于1。陈列展览区或有拍摄、电视转播要求的场所,光输出频率不应小于500Hz等。
频闪测试仪(图源网络,侵权即删)
作为公众场所,博物馆经常需要进行摄影及电视转播,如灯具频闪严重,将严重影响摄影或转播效果。目前,频闪值可以专业的频闪测试仪进行测定。
3、立体感与对比度:立体造型的展品可采用定向照明和漫射照明相结合的方式表现其立体感。展品立体感指标,采用垂直照度与水平照度的比值,并通过实验方式确定。根据展品展示的需求,按照下表数值,合理确定被照物与背景亮度的对比度。
立体感与对比度
对于立体感和对比度表现,目前的博物馆灯光设计和实施中基本凭借经验值,无量化指标。新规范列出可量化的数值以供选择,具有很好的指导性和实际操作意义。
4、反射比与标识照明:关于反射比指标,新旧版标准基本相同。新版中增加了标识照明部分。标识照明有两个作用,一是流线引导;二是安全及应急疏散。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展厅的需求越来越高,展厅作为一个展示企业形象、产品特点的重要场所,其地点选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企业有想法做展厅,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企业初步做展厅选址的几大因素,仅供参考: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推进,物联网展厅的设计规划也在不断更新迭代。未来的物联网展厅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互动性,采用创新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为用户带来沉浸式的参观体验。以下是物联网展厅设计规划的几个发展趋势:
现在很多企业想开发属于自己的品牌展厅进行宣传,更多的希望在展厅中增加互动体验,或有科技感,一般跟展厅科技感挂钩的是增加多媒体设备,比如大屏,投影,互动屏等,那互动投影是当下比较流行的,本文就简单了解下互动投影中的L幕投影。
很多企业展厅有预算的会考虑多种多媒体设备,但是为什么在多媒体设备上面下功夫,是因为其造价高,所以就运用吗?本文就多媒体设备之一——墙面互动投影来进行阐述,尽管多媒体造价高,但是依然有大企业选择运用在展厅里面。
青少年科普教育展厅是一个专门为青少年提供科普知识和科学实践的场所,它通过展示科技产品、科学实验和互动体验等方式,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然而,如何更好地利用青少年科普教育展厅,使其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民俗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内容与载体。民俗文化展厅是开展民俗文化研究、民俗文化教育以及普及民俗文化知识、发展特色民俗文化旅游的重要场所,政府大力拥强建立健全民俗文化产业扶植政策,确保民俗文化的健康发展。
文创是近几年比较火的词,大多数出现在“博物馆”中,本文就以“博物馆”作为展厅形式的一种,讲讲这者之间的关系。
深圳展厅设计的核心要素进行深入的剖析,探索其背后的艺术原理和策略思考。我们会挖掘空间布局、视觉吸引力、展品展示方式、互动体验和主题表达这五大关键要素,并且针对每一个要素进行深度解析。希望你能获取到更丰富的展厅设计知识,并在未来的工作中应用到实践中去。
企业的展厅在专业的设计公司的策划设计搭建最终呈现的效果,大多不一样,大部分的企业本色讲究品牌特色,其设计方法就偏传统,但是本质是不变的,展厅设计讲究的是“简洁、流畅、科技”,在展厅设计的同时进行了空间构造性的改造和展品陈列的变化,但是展厅设计方式方法,很多人都不够了解,本文就简单介绍下,方便对企业展厅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