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举行了“新春文化系列展览——牛气冲天”媒体专场活动。本次展览展示了一百余件与“牛”相关的珍贵馆藏文物,其中不少藏品为首次亮相,为市民带来一场五味俱全的“解牛”之宴。据悉,展览将从1月19日起持续至4月30日,市民可免费参观。
此次展览分为“牛驮五福来”“牛气冲天”两个板块。其中,微展览“牛驮五福来”位于一楼大厅中庭,以馆藏《五牛图》开篇,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牛”的主要形象与内涵。主展厅“牛气冲天”位于博物馆三楼临时展厅C,以唐代诗人柳宗元的《牛赋》作为切入点,用“物大为牛”“服箱耕田”“以受多福”三个单元,分别讲述牛作为家畜,从古至今,在中国社会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据介绍,今年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在新春档期间,将举行5个临时展览,分为:“最喜庆”、“最远古”、“最亲子”、“最文艺”。此次展出的“新春文化系列展览——牛气冲天”就包括在“最喜庆”中,旨在为大家营造到浓浓的农历新年氛围。除了本次生肖文化展,大家还可以欣赏到商代甲骨文展览、李白诗歌书画精品展、明清时期花鸟展等,用丰富的文化体验揭开新一年的序幕。
近日,安徽芜湖市繁昌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孙村镇中分村“新四军第三支队司令部旧址”举行。
美术馆举办线上展厅的优势是:一是提升作品的审美价值,二是作品产业链的延伸。使艺术资源能够很容易地为互联网服务所利用,从而提高其社会化服务的能力。8月14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四川等沿黄九省区文化和旅游厅承办,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协办的“长河大道——黄河文化主题美术作品展巡展(四川站)”在四川美术馆落下帷幕。
一张张公交老照片,一辆辆不同年代的公交车模型,还有北京市公共汽车票和月票等老物件……近日,步入北京公交23路车厢,目光瞬间被吸引住了,车厢里充满时代印记的物品勾起了乘客对于过往的回忆。经过“升级”,23路化身一个“移动展厅”,也成为北京首条在公交车厢内展示公交文创的线路。
从河南省地质博物馆了解到,根据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有序推进博物馆恢复开放指导意见,经上级部门同意,该馆部分展厅恢复对外开放。
1988年以前,中国博物馆分为三类:专业博物馆、纪念博物馆和综合博物馆。博物馆分类的主要目的是方便了解博物馆,根据一些共同的标准将一定数量的博物馆划分为一类,明确博物馆的共同特征,从而为特定类型博物馆的发展和博物馆之间的交流提供指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2月16日,伊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建成,即将于近期开放,填补了伊宁县非遗保护设施的空白,成为非遗项目的“数据库”和展示伊宁县文化形象与文化底蕴的窗口。
受新冠肺炎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的影响,今年的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宣布取消,不过,参展画廊的艺术作品在网上展厅做了精彩呈现,让我们得以足不出户感受“云观展”之乐。线上展厅于2020年3月18日至3月20日期间进行了贵宾预展,并于2020年3月20日至3月25日对公众免费开放。
民俗文化,浓缩了一种社会形态、地域文化、历史文化背景。民俗文化展厅不同的文化区分别体现了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传统乡土文化特征。文昌镇民俗文化馆,坐落在淳安县文昌镇潭头村,是以省非遗富山秋千露台和县非遗文昌彩龙为主的民俗文化展示馆。该馆建筑面积288平方米,展厅面积345平方米,总投资60余万元,配备专职管理人员1名,兼职讲解员1名。
近日,武汉市武昌区中华路街道社区戒毒康复中心联合积玉桥街道社区戒毒康复中心,组织粮道街中学积玉桥校区初一年级50名师生代表到中华路街禁毒展厅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