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首座博物馆就起源于大学,高校博物馆植根于大学文化的深厚土壤,是大学深厚学术和文化积淀的重要标志。2019年中山大学南校区博物馆设计施工总承包开始招标。近日,从该项目施工方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了解到,目前项目正在进行主体施工,预计2021年竣工。
近年来,中山大学南校区的改造、建设工程不断推进。中山大学博物馆是其中最受关注的项目之一,将整合中山大学现有的生物博物馆、人类学博物馆、地质矿物博物馆、孙中山纪念馆及校史研究中心等,成为集生物学、人类学、地质学、校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文章来源:大洋网,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即删。
四川检察陈列馆近日正式揭牌开馆,该馆的建成将为社会各界了解四川检察工作提供了一个窗口,也为四川省检察史教育提供了重要阵地。四川检察陈列馆,位于四川省人民检察院2号楼6层,展陈面积约383平方米。这是一座系统展示党领导下人民检察制度在四川发展变迁情况的重要场所,历时两年多筹建而成。
基层立法联系点“小展厅”,感知中国式民主“大气象”。12月5日,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基层立法联系点展厅正式开馆,同时迎来了第一批“小客人”——宁波市慈城镇中心小学学生。大家在志愿者的带领下“零距离”了解国家法律发展历程,“沉浸式”感受司法阳光。
从“生态立县”的振臂一呼,到国家公园的探索先行;从“一江清水出开化”的使命担当,到百里金溪画廊的“两山”实践;从关停200多家污染企业的“壮士断腕”,到近千家民宿拔地而起的“风起云涌”,如今,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钱江源头“大花园”风景正好。
科普展厅既有科普、展示、体验等功能,又有科技展示功能,是宣传科技、文化、卫生等各方面知识的窗口,全方位展示现代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今年7月10日,落户于相城的CCF业务总部和学术交流中心正式启用,为苏州及相城数字经济产业创新集群建设集聚更多资源要素,凝聚更多创新力量。
线下通过多媒体数字展项、AR眼镜智慧导览沉浸式逛展,线上云逛展、收藏创意数字藏品、听元宇宙民乐音乐会……湖南博物院的“数字马王堆”建设项目为观众带来跨时空参观体验。3月22日,全省文物局长会议暨文物保护利用“六大工程”推进会在长沙举行。会议透露,我省将以“数字马王堆”的建设为核心,探索打造“最亮眼的数字博物馆”。
由于疫情的到来,很多展览性场所不能线下参观,进而推出线上全景浏览,尤其是大型的博物馆、艺术馆等,近来疫情期间景宁县畲族博物馆“闭馆不断网”,升级打造“畲族博物馆网上展厅”,市民不用出门就能在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上直接刷展。
近日,国家大剧院启动全球首次“8K+5G”直播,又一项“新技术”入驻文博领域,助力文化传播。如今,AI(人工智能)、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智能体感互动、3D模型、720度观览等新技术在文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11月10日,凉山税务“火舞凉山 税润彝州”文化展厅开馆暨凉山州税收普法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国家税务总局凉山州税务局举行,“筑梦青春 携税同行”税收普法活动同步开展。凉山州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艾裕双出席本次活动,凉山州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江深宣布开馆并致辞。
水文化体验中心是一种展示水文化的设施,通常用于向观众传达水的重要性和文化价值。水文化体验中心通常包括水文化历史、水文化景观、水文化科技、水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旨在推广水文化知识和提高人们对水的认识。近日,黄山水文化体验中心落成典礼在黄山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