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山东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积淀,傲立于东方。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山东省博物馆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这座占地210亩,主体建筑面积达82900平方米的宏伟建筑,不仅是山东文化的象征,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展示窗口。
山东博物馆主体建筑高达74米,平面呈边长136米的正方体,巍峨壮观。其外部配套工程主要由齐鲁文博中心广场和地下文化休闲街两部分组成。齐鲁文博中心广场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以“以人为本”为设计原则,巧妙运用轴线布局,将空间按不同功能分割,既满足了集会、娱乐的需求,又兼具休闲的功能。广场的每一寸土地,都仿佛诉说着山东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
而广场之下的文化休闲街,则如同一条连接古今的纽带,将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这里不仅满足了周边居民及参观者的休闲、游览及消费需求,更让人们在品味美食、享受生活的同时,感受到山东文化的独特魅力。
步入山东博物馆,五层楼的建筑内部分区明确,功能齐全。展陈开放、宣教、藏品、科研、等共同支撑起这座博物馆的运转。
展览面积1.5万平方米,展线总长约2000米,各类文物4500余件在这里静静诉说着山东的过往。从玉石器到青铜器,从瓷器到书画,20余个门类的文物共同构成了山东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山东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更见证了山东乃至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
新馆开设的11个展览、共15个展厅,更是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各具特色,满足了常设展览和临时展览的空间需要。而综合服务区则设有交流展览厅、学术报告厅、青少年实践活动厅和文化艺术品展示厅等4个功能厅,为观众提供了更加多元、丰富的参观体验。
1、海岱日新
山东历史文化陈列作为山东省文物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之一,这一展览不仅是山东省公共文化事业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物馆领域重要文化工程,更是山东人民献给世界的一份厚礼。
展览按照“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定位,以“彰显齐鲁文化魅力、展示山东文明发展历程、突出馆藏文物特点、体现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为展览理念。5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上,2000余件珍贵文物依次呈现,将山东六十余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三千年齐鲁文化史、一百年奋斗史娓娓道来。
从史前时期的简单工具到商周时期的青铜重器,从秦汉隋唐的繁华盛世到宋元明清的文化传承,再到近现代的革命斗争,山东的历史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在观众眼前徐徐展开。展览以时代为纲,将悠久的山东历史逐一铺开,以更加详实的考古资料,更具历史感的展厅设计,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山东大地的沧桑巨变。
在展览手段上,“海岱日新”更是采用了新材料、新工艺、新媒体、新技术,实现了艺术与科技的完美融合。多样化的展览信息传达方式,为不同层次观众提供了多元化的展览体验。无论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重现的历史场景,还是通过互动屏幕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都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了知识,感受到了历史的魅力。
此外,“海岱日新”在内容上还收录了更多山东史前文明、古代文明相关的社会、经济知识,展示了更多化石、文物、遗址。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不仅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山东的历史和文化,更激发了人们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和对文化的热爱之情。
海岱日新——山东历史文化陈列承载着山东历史与文化的瑰宝,正以它独有的方式,向世界展示着山东的魅力。在这里,每一个文物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每一个部分都是一次文化的盛宴。让我们走进齐鲁大地,共同感受这份来自东方的璀璨与辉煌!史前时期此展区着重凸显山东史前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的核心地位。通过莒县陵阳河墓葬中的随葬品组合,生动展现大汶口文化时期礼制的初步形成。同时,辅以章丘焦家、滕州岗上大汶口文化墓葬,以及临朐西朱封龙山文化墓葬的棺椁图片,结合龙山文化的牙璋、陶鬶、蛋壳黑陶高柄杯等精美陶礼器,共同辉映出山东史前文明的璀璨光辉及其对中华文明的卓越贡献。此外,后李文化的陶艺术品,大汶口文化的开颅术、陶牛角号、陶器刻划符号及龙山文化陶文等,均为山东地区文化领先的有力证据。
2、商周时期
本展区聚焦于商人对东方的经营策略、孔子与儒家文化的深远影响,以及世界文化遗产齐长城的壮丽景观。通过青州苏埠屯商代大墓丰富的随葬品,结合滕州前掌大、济南大辛庄等重要商代遗址的图片,生动再现商人对东方的拓展历程及其文化遗迹。利用场景复原展示齐长城的整体布局与关键关隘,通过盔形器与煮盐灶的复原场景,彰显齐国盐业的繁荣与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通过场景再现孔子与儒家文化的精髓,以鲁国大玉璧等珍贵文物诠释周礼的庄严。此外,还通过场景展示稷下学宫的文化科技繁荣景象。
3、秦汉隋唐
此展区着重展示山东地区在统一王朝下的重要贡献。通过场景复原秦始皇封禅泰山的盛况,彰显其统一天下的历史壮举,并辅以相关文物加以佐证。展示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先秦儒学在汉代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历程。利用车马出行仪仗展示汉代山东地区诸侯王的显赫气势,通过场景复原汉代铁器制造的全过程。同时,以墓志与陶俑展现北朝世家大族的生活风貌,以青州佛造像呈现北朝时期山东佛教文化的繁荣。
宋元明清该展区重点展示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根与魂的深厚底蕴;展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运河文化与陆海丝绸之路交汇点的中外交流盛况;呈现天下第一家——孔府的独特魅力;以及宋代词坛“二安”——李清照与辛弃疾的文学风采。
大道之行山东近现代历史文化此展区以近代中国内陆自主开埠第一城济南为开篇,以百年胶济铁路的演变历程为线索,展现近代山东人在外来文化冲击下的觉醒与崛起。通过“君与恩铭不老松”展示山东早期共产党组织及其革命活动,以“沂蒙精神”彰显共产党领导的山东人民在抗击外侮、建立新中国过程中的巨大贡献。
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展示与传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0月9日,从大连市自然资源局获悉,目前,中国黄海(渤海)候鸟栖息地(二期)正在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为营造全民参与申遗的浓厚氛围,向公众展示大连的魅力,彰显城市风貌,大连候鸟栖息地展览馆已经建成。
8月4日,繁峙县人民检察院举行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展厅揭牌仪式。展厅以象征希望与活力的淡蓝色、稳重与警示的浅灰色为主基调,分为“两法护航 未爱前行”“雏鹰折翼 深刻警醒”“繁检有爱 鲲鹏护航”三大展区,以寓教于乐的形式,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活泼有趣的法治微动画,为参观者带来一场别样的法治教育之旅。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这颗镶嵌在云南省南部边疆的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的目光。为了更生动地展现西双版纳的历史风貌,我们精心设计了“祖国的南疆瑰宝——西双版纳历史展厅”,旨在通过丰富的文物展示、生动的场景还原和详实的文献记载,带领游客穿越时空,领略西双版纳的悠悠千载。
2019随着我国5G牌照的发放,5G时代已经正式开启!伴随着具有颠覆性的5G技术的落地,万物互联,极低时延,将为个人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大改变。9月10日,全球首个综合性5G应用展示及联创平台——“5G全球创新港”在上海北外滩滨江正式开港。5G创新港几乎集成了市面上所有5G商用的应用落地,并通过游戏、沙盘、视频等方式展现具体案例。
博物馆通过举办展览向观众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机构,目前国内很多博物馆都已经上网,让馆藏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扩大博物馆的收藏、展览空间,让人们更好地学习、利用、开发历史文物,近日,张氏帅府博物馆室内展厅8月24日恢复开放,线上、线下实行实名制购票参观,沈阳金融博物馆暂时闭馆。
小昆山稻米加工厂继去年8月完成一期工程,近期,包含农产品销售展示厅和稻米文化展示厅的二期工程也已基本完成。在位于一楼的农产品销售展示厅,只见小昆山地产大米、有机蔬菜、大闸蟹、米糕等农产品应有尽有,四鳃鲈鱼、团头鲂、松林猪肉等松江名优农产品也是琳琅满目。
日前,2023年昆明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在昆明花都环球探索乐园·生态环境艺术馆举行,13家单位获“昆明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授牌。
工人文化宫作为群众文化工作排头兵,肩负着活跃职工包括社会其他阶层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任务,也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组织有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以取到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近日,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正在建设中的沧州市工人文化宫项目进展顺利。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职工服务中心、工人小球馆均在进行内外部装修,室外景观及配套工程已进场施工,今年底将整体完工。
村史馆是历史的缩影和见证,记录着点滴变化,记录着历史的痕迹,承载着我们对那段历史的认知,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地方。7月30日,高新区宝山管理中心隽山村史馆暨退役军人服务站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