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社会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开掘历史文化宝库,展现中华文化内涵,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日渐成为共识。与此同时,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越来越频繁地与应用终端结合,带来诸多文化新业态。在这双重趋势带动下,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呈现成为热点。
作为数字平台,多年来我们积极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修复和数字化工作,在与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馆的合作中,在数字长城、数字中轴线等开发与展陈中,不断探索传统文化的当代呈现,为大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沉浸体验,也为文博数字化、文旅行业创新开辟空间。
探索文化遗产的活化转译,诠释“何以中国”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陈,有赖技术和创意的双向奔赴。要想让观众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既需要全真互联的技术储备,也需要革故鼎新的文化感知,从而转译好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内涵。
近年来,我国启动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我们有幸参与到四川广汉三星堆的数字化呈现中来。3D文物展示、纹样与工艺解析、发掘坑介绍、互动探索,我们通过屏端的知识服务方式,拉近三星堆文明与公众之间的距离。这背后是一次次的学习吸收——深入三星堆文物宝库,理解历史内涵,精心选取最能代表三星堆特色又能回应观众关切的文物内容;也是一次次的提炼转译——找到数字化呈现的切入口,找到古蜀文明与当代生活的契合点,进行深入浅出、“触手可及”的视觉呈现。未来还将通过三星堆专属数智人、文物增强现实互动、虚拟博物馆等,提供更多虚实结合的参观体验。
三星堆文物
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甲骨文,距离当下人们的生活较远。为了让当代人走近甲骨文,我们运用光照变换矩阵和微痕增强技术,人机协同生成甲骨实物的全信息数据模型,并通过字形匹配算法,推动甲骨文的高效查找与破译。同时,在“了不起的甲骨文”平台,我们采用象形造字、数字刻骨等互动体验让甲骨文成功出圈,公众可以在趣味活动中了解甲骨文及汉字演变,领略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
追求文化景观的美感塑造,呈现“如画光影”
从视觉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别有一番美感,这种美感体现在严谨的秩序、动人的韵律、苍劲的线条里,也体现在古典建筑的一砖一瓦、服饰纹样的精雕细琢里。近年来蔚为大观的国风国潮,就胜在用恰当的视觉元素巧妙传达中华美学意蕴。
传统文化的数字展陈也要通过艺术解析与沉浸式再现,把这种美感传达出来。我们的“云游长城”项目通过照片扫描建模技术,实现对喜峰口长城的毫米级测量,拍摄约5万张高清图片,生成超10亿面片的数字模型,实现高精度复刻。我们还参考当地县志中的植物图鉴,利用程序化内容生成技术“种”了20万棵树,重现当地自然地理的植被景观。运用全局动态光照、计算机模拟物理大气系统、虚拟几何体和多象限贴图等技术,数字长城实现了季节、晨昏和天气的变化,让人们实时感受长城上的光影婆娑。
“数字中轴·小宇宙”
除了光影之美,我们也致力于挖掘文化遗产背后的人文之美。长约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映衬出中华文化的秩序感、平衡感,凝结着“中和”的哲学意涵。北京中轴线数字化成果“云上中轴”,不仅高仿真还原万宁桥、景山、正阳门等地标,而且融入历史时空中的市井烟火。“行走”于这样的中轴线,你耳边听到的是应时响起的暮鼓晨钟,是正阳门下的商贩叫卖,是戏楼里传出的京腔京韵,那一刻会对历史照进现实有更深体悟。
满足文化接受的个性需求,增强“沉浸体验”
互联网时代,人们的观展活动越来越呈现线下与线上、真实与虚拟、标准化服务与个性化体验交织的趋势。数字展陈在满足个性化需求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在“云游敦煌”上,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观看壁画的方式,既可以按照朝代来参观,也可以由不同的壁画主题进入,甚至可以按照颜色来检索。松绿、空青、钴蓝等颜色连缀起当时印染手工业与美术发展图景,为人们揭示壁画艺术的丰富内涵。
在数字场景中激活中华文化瑰宝,我们希望达到“人在画中游”的效果,让用户在指尖游览文化遗产时,仿佛在看电影、玩游戏一样,有贯穿始终的完整体验。对文化遗产“仰之弥高”可能引发敬意,不过也容易产生距离感,而影视与游戏的互动性、趣味性可以拉近人们与文化遗产的距离。在数字敦煌沉浸展上,观众可以佩戴虚拟现实设备,穿越到1400多年前精妙绝伦的壁画世界,飞跃云端奏响天籁之音,还有机会录制一段虚拟拍摄纪念视频。希望这种新颖的形式能让更多人了解和爱上敦煌。
云游敦煌
这两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给文化产业深度数字化进一步开辟了发展空间。我们将继续秉持科技向善的初心,校准前沿技术发展方向,做好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的连接器,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传下去”,让历史文化更好滋养当代生活。
文章作者为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郭凯天,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
铁路精神文化展厅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展示形式,全面展示了铁路发展史和铁路精神的形成过程,一件件实物展品生动地再现了铁路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近日,青藏铁路精神文化长廊和展厅相继在拉萨和西宁建成并启用,青藏铁路精神有了收藏、研究、展示、传播的新平台。
浙江在线-宁波频道9月2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应磊)日前,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展在宁波美术馆拉开帷幕。这个展览还同步上线了数字展厅。数字展厅开设了多个专区,满足了不同群体的艺术需求:作品展示专区、360°VR全景展厅专区带领观众线上欣赏美展作品,跨时空浸入体验美展氛围。
近日,甘肃省档案馆推出的《甘肃记忆》数字展厅(3D)正式上线。
青岛新闻网11月18日讯 “青岛陇南一家亲”陇南特色产品网上展厅上线仪式在青岛市级机关4号办公楼举行。首个“青岛陇南一家亲”陇南特色产品网上展厅在青岛新闻网率先上线。
近日,为纪念钱学森学长诞辰110周年,西安交通大学上线钱学森文化数字展厅,以数字化技术助力钱学森精神的弘扬与教育思想的传承,为参观者提供在线讲解服务。
近日,位于郧阳博物馆一楼的明清建筑展厅设展完成,市民新增一处郧阳历史文化观赏点,明清建筑展厅分石佛造像展示,郧阳官式建筑内容和郧阳乡土建筑特色三大板块。
2022年1月20日下午,中国侨联举办的华侨冰雪博物馆落成典礼暨“共筑梦想 同赴未来——华侨华人与冬奥主题展”开幕式在北京隆重举行,是国内首家以冰雪和冬奥为主题的博物馆。
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国内各地根据当地疫情情况陆续恢复开放博物馆,近日,备受瞩目的漳州市博物馆新馆8月19日面向社会免费开放部分展厅。
科技成果展厅是用来记载发展之路、科研进展之要事,展现科研人员砥砺前行、不断创新、用科技惠民的成就。2月15日,宁夏科技厅举办宁夏东西部科技合作成果展示中心启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