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博物馆东馆“青铜展厅”将试开放,采取预约入馆制
2024年2月2日起,上海博物馆东馆将试开放青铜展厅,并推出“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和“邂逅三星堆12K数字艺术展”,从而拉开上博东馆全年开放“三部曲”的序幕。届时,500余件精美文物将向观众讲述数千年中国青铜文化史。
据介绍,这一阶段试开放空间只占东馆展陈空间的25%左右,为确保人员安全和参观体验,每天限流8000人次。上海博物馆党委书记汤世芬表示,这一过程也是压力测试,上博将充分听取观众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展陈制作水平。此外,馆方也将根据试运营情况及观众访问量变化,及时采取延长开放服务等举措缓解参观需求。
到今年6月底,除“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赵朴初书法艺术馆”“海上书画馆”以外的其他所有展厅与互动体验空间都将开放,上博东馆开放面积将达展陈空间的80%,为公众呈现更加丰富多彩的参观体验,预约限额将上升到每天2万人次左右。
到今年11月底,上博东馆将实现全面开放。为何书画展厅比其他展厅和空间开放晚?据悉,古代书画类文物十分脆弱,对展陈温湿度和光照要求极为敏感,上海博物馆采用海内外最精密的书画独立温湿调控系统,调试步骤多达7000个以上,馆藏书画文物方能正式“入住”书画展厅。上博历代书画两馆是目前海内外唯一的书画分开、系统展示中国古代书画通史的常设展,将有6套可供轮换的馆藏书画精品,每次轮换都将有多件首次亮相或久未露面的作品呈现。至此,上博东馆也将实现全面开放,预约限额最多每天可达3万人次。
上博东馆陈列展示区总面积约3.36万平方米,共设有20个展厅和互动体验空间,包含文物类常设展13个、互动体验空间4个、特展厅3个。珍贵文物的展出比例将从人民广场馆的4%左右提高到10.5%。
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介绍,随着上博东馆启动进入倒计时,“文物搬家”工程任务艰巨,有大约15万件珍贵文物要陆续、安全搬到东馆。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
10月22日,由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文创中心制作推出的黔南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脱贫攻坚展线上展馆正式上线。一经推出,该线上展馆就迎来了朋友圈的刷屏。
革命历史纪念馆在中国有多处,在纪念馆中见证国家成立的不易,见证父辈们的峥嵘岁月,帮助人们铭记历史。红色文化展厅--红色纪念馆最主要的一个功能就是对后来者进行教育及警示。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近日,“中国梦·同舟行”上海统一战线历史图片实物展厅在经历全面提升改造后,昨天重新开馆,将接受各社会团体预约参观。
网上展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提供更便捷、更多元化的参观体验。日前,攀枝花市“廉洁文化基地网上展馆”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一上线,便引来众多党员干部群众“云游”打卡。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是中国科协为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发挥社会科普资源的作用,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积极推进科普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服务而设置的。近日,中国科协公布了《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认定名单》,驻陕央企中煤地质总局煤航集团大数据中心展厅被认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历经9个多月的闭馆改造,位于老港生态环保基地内的上海生活垃圾科普展示馆完成了全面升级,于8月18日重新回归,进行开馆试运营。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持之以恒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四方面13项主要任务。
2021年4月14日,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东溪镇初级中学应急救护培训展示厅建成,它是广元市农村学校建立的首个应急救护培训展示厅。
4月18日下午,位于水仙路12号的“城记·中山路”展示厅正式开放。展示厅以全新的城市场景空间呈现,面积不大,却浓缩了中山路片区的“前世今生”,市民游客可以在鲜活的场景中感受中山路的故事,在古早味的音频中感受市井的烟火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