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鼓动八桂 声震九州——广西古代铜鼓文化数字化陈列”在广西博物馆与观众见面。这是国内外首个铜鼓专题的数字化展厅,通过先进的数字技术全面复原展示广西古代铜鼓文化的整体面貌,跨平台多层次、多角度展示广西古代铜鼓历史文化。
广西古代铜鼓文化数字化陈列围绕“铜鼓之乡”“铸铜为鼓”“铜鼓之用”“壮美铜鼓”等四个主题,多维度营造沉浸式观展体验,不仅科技感十足,还有极强的趣味性。
该展览由线上展示平台、线下数字展两个部分组成,在传统展览叙事的基础上,数字化陈列分别从展示形式和内容深度两个方面对铜鼓特色文化遗产进行强化,在形式上突破实物、展板静态陈列,综合应用多种数字化陈列形式,在内容深度上串联展厅内外、线上线下,极大地丰富、拓展重点展览内容,丰富观展体验。
线下数字展采用沉浸式场景、全息投影、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全景漫游、元宇宙、数字魔方屏、多人音画互动、互动魔屏、多点触控、舞台艺术、沉浸式互动投影等数字手段,实现内容不断更新迭代,突破空间和时间的藩篱,跨平台多层次、多角度展示广西古代铜鼓历史文化,通过可感知、智能化、沉浸式的展陈技术,增加参观的趣味性,带来震撼的体验。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
作为辽宁省科技活动周的一项重要内容,5月29日,辽宁省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中心(沈阳)启用仪式在辽宁省科学技术馆举行。
一个好的展厅应留给观众清晰、强烈的印象,简洁、明快是吸引观众的最好办法。展厅设计一定要有突出的亮点,通过造型、灯光等手段突出重点展示内容。此外,和展会设计不同,展厅设计由于时间较长且相对固定,所以要注重材料的选择。
昨日,记者从南头古城博物馆获悉,因设施改造,南头古城博物馆需临时闭馆2周,从10月19日起至11月2日将暂停开放和参观预约,11月3日恢复开馆。
2020年为防控疫情,各地公共文化场馆陆续停止开放,在国家相关文化部门的倡议下,各地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因地制宜,运用新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将展览呈现在云端,向社会公众提供安全便捷的线上展。
近日,由花都区委宣传部打造的“花都革命旧(遗)址云展厅”正式上线。据悉,云展厅着眼于挖掘和传播花都红色文化,通过信息化、科技化手段,融合全景展示、图文展示、语音讲解、视频介绍等多种呈现形式,将花都区26处革命旧(遗)址和花都城市展厅生动展现在网络“云端”,不断拓展红色资源保护传承的新路径。
10月27日,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开馆仪式在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举行。
自然博物馆(Natural History Museum),是收藏、制作和陈列天文、地质、植物、动物、古生物和人类等方面具有历史意义的标本,供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的机构。12月28日,具备新疆生态学、地理学、生物学多门类的新疆自然博物馆正式开馆,这标志着新疆自然科学领域一所崭新的科普场馆正式向公众全面开放。
历史陈列馆是区域历史的象征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是展示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发展变化的重要窗口。每个地区都有展厅,在当地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位于河北省灵寿县西北40公里处的横山岭水库已是碧波荡漾,在水库东岸,坐落着一座既庄严肃穆又散发着激昂精神的建筑——陈庄歼灭战陈列馆。
当今,科技馆在科学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科技馆科学课与学校科学课是相辅相成的。科技馆琳琅满目的展品,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探究自己学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