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西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科普展厅开馆
海洋不仅是见证大自然力量的地方,更是了解人类自身力量的最佳场所。海洋环境科普展厅通过一系列的展示,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大家在学习环保科普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环保意识。7月6日,广西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科普展厅开馆仪式在位于北海市的广西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举行。
广西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科普展厅建成开馆
该展厅的建成开馆,弥补了广西海洋生态环境科普的空白,是广西展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成果、普及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污染防治科技知识的重要场所,也是向公众普及海洋生态环境科技知识、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提高生态与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阵地。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网站,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
近日,由市交通控股集团权属明茂新能源公司投资建设的连云港市首个新能源汽车综合展厅主体框架建设完成。该项目以销售新能源汽车为产业主线,占地面积约9200平方米,集展示销售区、新能源充电区、精品装潢区、新能源科普区为一体。
博物馆作为文化与历史的载体,其展厅灯光设计不仅是技术工程,更是科学与美学的融合。优秀的灯光设计需平衡文物保护、视觉叙事、观众体验与空间美学四大维度。本文通过分析技术参数、经典案例与前沿技术,探讨博物馆展厅灯光设计的核心逻辑与实践路径。
在历史的长河中,博物馆犹如璀璨的明珠,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记忆。而博物馆展厅的设计,则是打开这扇记忆之门的钥匙,引领我们走进一个个精彩绝伦的历史与文化世界。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分享几个令人惊艳的博物馆展厅案例。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代无疑是最为璀璨夺目的篇章之一,英雄豪杰、智勇交锋,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壮丽史诗。南充,这座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的城市,在三国时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作为益州北部重郡之地,它见证了蜀汉政权的兴衰,孕育了无数风流人物的传奇故事。如今,在南充市博物馆内,“寻梦三国——南充三国文化专题陈列”围绕三国时代的南充英杰、南充故事,“张⻜治郡”与“陈寿 著史”两⼤核⼼叙事,以生动的形式,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重新呈现在我们眼前。
9月18日,是全民国防教育日,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工作,国防教育展厅是集融法规性、知识性、时事性为一体的多功能国防教育展厅,通过图文、实物、多媒体、现场解说等多种手段,进行生动形象的国防宣传,普及国防知识,强化国防观念。
根据天津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实际情况,天津博物馆在充分做好本馆防疫工作的前提下,6月3日起恢复五楼展厅开放。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为进一步做好省档案馆疫情防控工作,经研究,我馆新馆展厅拟于2021年8月2日起暂停对公众开放,恢复开放时间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另行通知。
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下发《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对深化推进中国传统工艺振兴、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工作进行再部署。近日,记者从四川省科技厅正在公示的《四川省“十四五”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2021—2025)》(征求意见稿)中了解到,四川省“十四五”科普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科普推动实现创新驱动功能充分彰显,全地域覆盖、全领域活跃、全媒体传播、全民共同参与的“四全”科普工作体系全面形成,资源集成能力、精品创作能力、服务覆盖能力等“三大能力”显著提高。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孕育了中华文明,是我们的母亲河,针对黄河,近日,德州黄河河务局筹建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展厅”在9月17日在齐河正式揭牌,该局的展厅也成为齐河新的文化地标。像以“黄河”主题这种类型的文化展厅,对于普及黄河流域的文化知识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人不能忘本,要追溯其源头,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