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进步让多媒体在展厅的应用扩大了多样性,疫情的到来,让很多企业开始走线上展厅的模式,数字展厅的出现,无论是博物馆还是体验馆,让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体验更多,学习更多,2022年初,建设银行积极响应人民银行金融宣教基地建设工作要求,坚持科技赋能,搭建基于“VR、3D及智能AI技术”的数字化线上宣教展厅,“总行展厅+分行特色馆”相结合,打造“标准化+特色化”宣教内容库,构建“集中化+阵地化”宣教矩阵,面向大众客户、一老一小、残障人士、少数民族、大学生等重点客群开展特色宣教,丰富建设银行金融宣教工作内涵。
多彩消保3D数字化展厅
展厅分为“智慧课堂、小剧场、互动展厅、专题化活动、虚拟体验馆、专家讲座”等六个功能区,分别展示“多彩消保智慧课堂”精品课程,“消保从娃娃抓起、消保青年说、智者说”系列宣教作品,“消保老年课堂”及“小小银行家、大学生金融课堂”等宣教内容。设置“智能打卡”环节,引导客户主动逛展学习。数据看板实时展示每日/每周浏览数据、热门展厅、热门路线等可视化数据,方便客户自主选择。
以“技术流”的专业精神,打造“多彩消保3D数字化展厅”。应用裸眼3D技术,给客户“身临其境”逛展体验。运用虚拟现实(VR)技术,实现在展厅自由行走。基于AI 技术,实现“班克讲消保”融合互动问答。通过“人+数字化”宣教模式,实现金融知识宣教融入业务,服务百姓民生。
图文来源:中国建设银行,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
博物馆线上展厅,通过"虚拟+实体"相结合的方式,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物的历史氛围。在数字化的时代下,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等途径进行观看和互动。观众可以在线欣赏文物高清图集、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还可以通过语音讲解功能,聆听专家对文物的介绍和解读。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藏典云滇——云南珍贵古籍展”线上展厅正式上线,将随时随地为浏览者提供全场景的展览。
1月22日,世界硒都三张名片微展厅全国百馆启动仪式在恩施市龙凤镇举行。
西双版纳,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乐园。在这里,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诺族、拉祜族等13个世居民族共同编织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画卷。为了展现这份独特而宝贵的文化遗产,西双版纳民族展厅应运而生,它不仅仅是一个展示场所,更是一个传递民族和谐共融理念的窗口。
网上展馆综合运用了高科技技术,通过全方位展示,让参观者获得与线下展馆同样的视听体验。近期,全国首个主打互动参与的新型融媒体网上展馆,“为了美好生活——广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网上展馆”正式上线,广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网上展馆分为五个展厅,采用五种形态,全景式展现,广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光辉历程,一体化展示,小康之路上的“广东智慧”和“广东故事”,五种形态+前后联动,再现光辉历程。
虚拟展厅的出现带来了创新型的学习方式,不仅仅是通过网络可以随时随地浏览,也可以教学使用,近日,8月24日,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街道锦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同行者社工开展了“长沙记忆——走进马王堆”传统文化宣传活动,邀请了省博物馆讲解员讲解马王堆汉墓的文化知识,通过云展厅,创新的向辖区内30多名青少年传播马王堆汉墓的文化知识。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州市首个全景式、完整、直接反映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的主题展览自4月28日在广州博物馆专题展厅隆重开幕,该展集合了广州、上海、北京三地,八家文博机构,100件文物,近200幅图片,以上海和广州两座城市发展为视角,以城市史与党史相结合的策展方式,通过对三次浪潮的展示,全景式完整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既有筚路蓝缕的艰辛,又有创造辉煌的成就,是一部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
博物馆通过举办展览向观众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机构,目前国内很多博物馆都已经上网,让馆藏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扩大博物馆的收藏、展览空间,让人们更好地学习、利用、开发历史文物,近日,张氏帅府博物馆室内展厅8月24日恢复开放,线上、线下实行实名制购票参观,沈阳金融博物馆暂时闭馆。
近日,适逢广东工业大学本科办学65周年之际,坐落于广东工业大学东风路校区的广东省工业设计展览馆开馆。据了解,该展览馆是全省首家设立于高校的工业设计主题展览馆。
2020年从开年就是个不寻常的年份,随着疫情的发生到国内的有效控制,很多企业受疫情的影响,不能吸引更多的客户,所以就想通过网络的形式,开启更多的营销方式,用户可以通过在线VR体验的形式,实景了解场地信息,确定预定企业所提供的各种服务。